金点言论 2017-8-22 9:18:52

投资不过山海关 东北之痛在哪里?

作者: 卧蚕
来源:金投网 0

导语

其次,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走的是国有企业的路子,东北的职员基本都是“体制内”成员,喜欢吃大锅饭,缺乏忧患意识,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和官本位式意识。这种大环境致使这里缺乏创新、创业意识,人们思想也更显落后封闭……而“不重规则重人情,不计效益重礼仪,不重个人能力重关系网”已经成为东北常态。

今年年初至7月6日,A股共新增的252家上市公司当中,东北三省中的辽宁和吉林各有1家,黑龙江无新增A股公司。同一时段,东北籍A股公司1家即将退市、2家已被暂停上市,还有1家公司注册地已经完成外迁,东北上市公司数量上半年陷入负增长——不进反退。而其中被退市的欣泰电气被业界称为“欺诈发行退市第一股”,这就引出了东北经济之痛的第一个原因:

投资不过山海关 东北之痛在哪里?

大环境不好

十几年前的仰融案闹得沸沸扬扬,一定程度上对东北名声有所损害:1991年仰融与辽宁省沈阳市成立了一家生产汽车的合资企业——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华晨前身),之后一起运作在美国上市,中国政府高层官员通知仰融,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应是一家中国实体,而非某香港私人企业(当时仰融的企业),仰融对此作了一定的让步。最终是辽宁省政府收回仰融在华晨中国的权益,声称所有资产均为国有资产,要求他将这些股份转让给省政府。仰融拒绝之后,省政府主导的领导小组单方面解除了仰融总裁、首席执行官和董事的职务,以致仰融最终在美国华盛顿联邦法院以个人名义起诉当时的辽宁省政府,由此我们对之前东北大环境可窥见一斑。

其次,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走的是国有企业的路子,东北的职员基本都是“体制内”成员,喜欢吃大锅饭,缺乏忧患意识,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和官本位式意识。这种大环境致使这里缺乏创新、创业意识,人们思想也更显落后封闭……而“不重规则重人情,不计效益重礼仪,不重个人能力重关系网”已经成为东北常态。

投资不过山海关 东北之痛在哪里?

的确,计划经济对他们的影响太大,以至于改革开放多年,大部分东北人依然沉浸在国企职工的优越感里,没有走出一条适合他们的道路。这里的个体适应市场经济能力很差,私营企业数量有限,而且多年以来养成的惰性使得他们不太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的东西,因此即便是已经成立的私营企业,其生产经营技术含量低,管理水平也差,产品竞争力因此上不去,经济因此发展不起来。

经济落后也必然引发一些弊端,我们来看下面资料:

投资不过山海关 东北之痛在哪里?

投资不过山海关 东北之痛在哪里?

投资不过山海关 东北之痛在哪里?

客观事实是,东北的投资诈骗比和信用缺失是严重的,而与民风彪悍没有关系。所以很多投资机构不看好东北,甚至已有的机构也正在考虑撤离,理由还包括其他地方对比东北优势太大,一些在外地的东北企业家表示上海、深圳、江浙等地政府办事更为规范,只要是规定的,不用找关系,更不用送礼就可以办理,而且效率很高。而人文环境方面,这些地方也更加务实,讲究办事规则。

其次是东北的企业格局陈旧、落后,国有经济比重大,企业发展有局限性。

东北是老工业基地,重工业集聚,且极大多数都是国企,而其中老企业、困难企业数量众多,这严重影响经济的总体发展。

由于多是重工业企业,其生产产业多为高耗能的夕阳产业,对资源的大需量使资源开采频频不断,就近资源几近耗竭,资源竭尽带来的后果就是严重影响了采掘与材料加工行业的发展。而且国有经济比重过高(国有企业占据大约70%左右),整个市场经济缺少灵活性,并且重工业企业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光辉的历史中发展负担十分沉重。

企业设备落后,科技创新能力弱是另一个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投资不过山海关 东北之痛在哪里?

东北三省里拿哈尔滨为例,哈尔滨整体工业设备陈旧,使用时间长久,设备更新缓慢,至今仍有大部分企业仍使用几十年前的陈旧设备,落后又破败,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也无法保障工作质量。高新技术的引进以及自身技术的研发也都十分落后,装备也日渐陈旧,原材料渐渐匮乏,导致生产的产品质量不佳,缺乏创新,也缺乏市场竞争力。加上自小被熏陶和沉浸于体制内安逸环境的人们自身也缺乏竞争力,所以企业无法生产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这就导致企业的产业竞争力被大大削弱,制约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

而这种现状又使得新一代的人才流失严重,他们在这里看不到未来,被迫远离热爱的土地辗转他乡,这又进一步加剧了东北问题的凸显。种种问题的积累和没有得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最终导致了“投资不过山海关”这样理念的流传。

投资不过山海关 东北之痛在哪里?

东北老工业基地也有过光辉的过去,曾为我国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新形势的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企业自身积极探究转型之路,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快企业制度创新和提高企业技术水平。这不仅需要政府的积极扶持,尤其是中央政府的统一部署,东北人民也需要积极参与和做出改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加强新风尚的建设,特别是对人才的培养和留住方面也要多下功夫。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经济振兴事关1亿余人的民生幸福和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因此,东北经济顺利突围势在必行。

精品话题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