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点言论 2021-12-10 17:45:23

为什么每次降准之后 散户亏得一塌糊涂 机构赚得盆满钵满?

阅读量:0 0

导语

在这种背景下,个人投资者很难把握住股市的震荡节奏,一旦踏空,就是亏损。机构投资者有一层长期保险在,即股指期货,所以他们会平衡资金的使用情况,权重如何调整。

谈到这个话题,相信有很多人会提出异议,笔者相信大家都有各自的道理,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的分析仅代表我自己的看法,但无论如何,只要能在股市里常年都有稳定的收益,你们都是大佬。

回到正题,我们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降准的意义以及影响。算上这一次,本世纪以来,咱们国家一共有6次的降准周期,分别为08年金融危机、2012年美元QE周期、2015年美联储加息周期、2018与2019全球经济疲软期以及本轮新冠大流行。

央行2008年降准,是为了配合4万亿的扩大内需。

2012年是为了经济转型、增加社融规模而采取。

2015年主要目的是低于股灾、化解流动性风险。

18/19这两年主要是美国贸易战搞得全球鸡犬不宁,咱们出口受到影响,所以一直在在降准,也是周期最长的一次。

新冠大流行以来,咱们一共两次降准,主要目的只有一个: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下行之际托底。

为什么每次降准之后 散户亏得一塌糊涂 机构赚得盆满钵满?

从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来,咱们国家每次的降准也都是全球经济转折点,意味着我们的经济十分受益于全球化,同时也看出主要目的是服务于经济,不至于偏离目标。

就拿本次来说,今年我们GDP增速能够到8的水平,但是明年可能就是5,这“上下”一顿错,压力不小,而且通过金融工具传到并且在经济类领域中需要时间。再有今年整体的社融不是很给力,中小企业融资压力很大,通过降准窗口改变银行资产端的投资方向,最大好处就是无成本。

最后,现在有一个现象值得警惕,上游产业哐哐的开足马力,但是下游的消费跟不上来,CPI相对就会低迷,这对经济已经早已经复苏咱们国家来说并不好。

有了上面这些,大家就知道会有一个突出现象,降准传到实体,改善企业经济大致需要1-3年。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目前咱们国家有近8000家上市企业,只有实体经济出现好转,其中的很多企业才能有很好的财务表现,以至于有较高的股价。

作为机构投资者,主要是国家队、公募、外资和私募构成,国家队是完全走经济周期,所以每一轮股市因降准带来的周期表现,都会出现较好的收益曲线,例如社保基金年化可以达到8%-10%的水平。

公募、外资和私募由于兑现存在,所以只能抓取经济恢复时期的周期波动效应,通过板块轮动与资产配置达到理想的收益率,当然其中也有很多表现并不出彩的存在。

而个人投资者则不同,大多数追求的是短期,或者偏中期的收益,但是这个阶段玩玩会有一个惯性下冲以形成经济周期的拐点。而且从数据统计来看,降准后,保险资金有流入,但居民资金是否流入和降准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更何况2011年底-2012年中、2015年-2016年Q1、2018年-2020年Q1,这三次降准周期,经济都处在很不理想的时候。

具体来看,2011年以来,共有3次降准周期,分别是2011年底-2012年中、2015年-2016年Q1、2018年-2020年Q1。从统计的角度来看,这三次降准周期,股市整体表现均偏弱。

2011年底-2012年中,在降准的初期(2012年1-5月)股市有所反弹,但是2012年5月之后,指数再次进入趋势性下行,持续阴跌到2012年底。

在2015年-2016年Q1的降准周期中,股市先是迎来了牛市的加速,但随后却在不断降准中,迎来了较为猛烈的熊市,直到2016年Q1的最后一次降准后,股市才企稳。

2018年开启的降准周期,前半段是2018年熊市,后半段是2019年的熊转牛。

为什么每次降准之后 散户亏得一塌糊涂 机构赚得盆满钵满?

在这种背景下,个人投资者很难把握住股市的震荡节奏,一旦踏空,就是亏损。机构投资者有一层长期保险在,即股指期货,所以他们会平衡资金的使用情况,权重如何调整。

之所以会有“割韭菜”一说,就是因此在这些走势不明朗的阶段,一批又一批的散户入场,而每次撞得头破血流都是在机构调仓之际,时间久了似乎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最后用一句话来提醒大家: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会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如果你摆脱不了股市的纠缠与诱惑,那么你已经处在了自我纠缠的状态,时间久了,你看到的只会是一个又一个的深渊。

赚钱不易,且行且珍惜。

精品话题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