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墨西哥对美国政府的一项提议表示担忧,前不久华盛顿以“国家安全”为由,提议禁止中国的关键软件和硬件在美国道路上行驶。
墨西哥经济部在提交给美国商务部的一份文件中表示,该提议可能“对墨西哥的汽车工业产生重大影响”。从经济上讲,它构成了潜在的贸易壁垒、供应链中断、生产成本增加,以及可能减少直接和间接就业的风险。”
没错这事墨西哥最新的表态。
然而前不久,墨西哥在电动汽车问题上倾向于按照美国意愿行事,如今似乎大反转了,不难看出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走不远。
反过来也能看出另一个问题,美国想要打造自己的电动汽车供应链,从源头到终端可能性很低,尤其是要在出口上争份额。
上面说的是终端,下面再看源头之一关键矿产。美国这些年活动最多的地区之一就是非洲,试图干扰和影响非洲与中国合作。
例如刚果,占全球钴产量的74%,目前大部分产出由中国企业或与中国投资有关的企业提供,但美国弄了一个《通胀削减法案》,其中有一个规定就是如果是被美国划定为“高风险”资产,则不能享受消费者税收抵免。
现在的情况是,根据矿业情报公司分析(未来不排除美国采纳),由于中国在刚果(金)的资产持有比例很高,刚果(金)的大部分交易量属于“高风险”类别。
于是,美国承诺说在非洲其他地区投资,并且修建运输走廊等等,看起来“光明正大”,实际上背后要么阻止中企扩大规模干扰收购,要么造谣“污染环境”。
当然,美国的计谋于现在来说不可能得逞,非洲需要的事承诺落地,但美国眼里只有矿,并且始终让非洲挖矿,做原材料供应国,而非加工国。
因此,从长期来看,把地理范围再扩大,结论一目了然-关键矿产“小院高强”没用,最终还得与中国加强贸易联系。
其实不仅仅是美国,欧洲也一样,自己打算内部的矿山满足其10%的关键矿产需求,加工来满足40%的需求,回收来满足25%的需求,基本不可能。
目前,其他类型矿无法实现目标,只要欧盟效仿美国,结果只会比美国更倒霉,因为欧美双方也是互为竞争,而且显然弱于美国,结果必然也是与中国合则两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