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特朗普上任,美国和欧盟的关系是否面临挑战?一些迹象表明是这样的。特朗普竞选时承诺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征收高达20%的关税,这引起了欧盟的担忧并采取了行动,2018年围绕钢铁和铝进口的贸易冲突仍未愈合。
欧盟已经表示希望与特朗普合作,但欧盟也制定了可能的报复措施,以防美国征收新关税。尽管这显示了一种姿态,但还有更狠的。
欧盟在特朗普上台前来了个“釜底抽薪”-欧盟和墨西哥同意修改自由贸易协定,该协议旨在通过降低供应链风险、确保关键原材料的可持续供应和应对气候变化来促进贸易和经济安全。
该协议将需要双方的批准,旨在扩大欧盟在金融服务和电信等领域的出口,加强关键原材料的供应链,并允许国内公司在平等的基础上获得政府合同。它还将削减农产品的关税,如奶酪、家禽、猪肉、意大利面、苹果和果酱,以及巧克力和葡萄酒。
于是一个问题来了,之前特朗普一直炒作中国制造通过墨西哥流入美国,所以威胁要加关税,如今欧盟的商品会不会也是如此呢?
看起来欧盟似乎很有底气,但实际上外强中干罢了。主要原因还是不团结,而且过的都不怎么地。
法国总统“跛脚”,德国的“被赶下来”,领导欧盟的都自顾不暇,所谓对美坚强基本上都是自我画饼。
现实来说,特朗普对欧盟在贸易上的态度就两个,一个是要多买美国商品,以石油、天然气为主,当然华盛顿肯定还会提其他要求。
另一个就是要求欧盟贸易上对中国要强硬,去年1月,欧盟决定暂停一项诉讼程序,即欧盟认为中国对立陶宛“经济胁迫”,所以在WTO起诉,但后来暂停了。
现在有消息称欧盟打算暂停,他们自己认为可能会输掉这场官司,因为所需的证据已经不复存在,这会让欧盟看起来很软弱。
但美国不同意,特朗普认为欧盟在“投降”,他的团队批评,欧盟处理这一争端的方式,将是对美国新政府领导下世界如何对待贸易以及跨大西洋关系弹性的初步考验。
上述的两点,特朗普更加看重前者,因为他的任务就是卖卖卖。不过和欧盟谈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扯皮-2023年,欧盟和美国的商品和服务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1.54万亿欧元。欧盟将这种贸易描述为“平衡的”,指出欧盟从美国购买的服务多于向美国出售的服务。
但特朗普倾向于关注商品贸易,美国在这方面存在逆差。“他们不会拿走我们的车。他们不拿走我们的农产品。他们在美国销售了数百万辆汽车。不,不,不,他们将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价,”他在竞选时曾抱怨道。
一个说买的挺多了,一个说没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当然,结果是可以肯定的,欧盟必然先软,承诺购买更多美国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