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点言论 2017-12-28 11:52:50

央行出手整治“扫码支付” 内心戏是怎样的?

作者:卧蚕
来源:金投网 阅读量:0 0

导语

昨日,央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通知对于消费者和商家的“扫码支付”都做出了相应的规范。也就是说,无论是你扫商家的条码,还是商家扫你手机上生成的二维码,都属于本次央行监管的条码支付业务范畴。

昨日,央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通知对于消费者和商家的“扫码支付”都做出了相应的规范。也就是说,无论是你扫商家的条码,还是商家扫你手机上生成的二维码,都属于本次央行监管的条码支付业务范畴。

对于消费者:

央行出手整治“扫码支付” 内心戏会是怎样?

央行将根据交易验证方式不同将风险防范能力分为A B C D三级,不同等级每日交易限额不同。

静态条码因为存在易被篡改或者隐藏病毒等风险,消费者的财产有面临受损的风险,所以对于常用的静态条码支付,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除此之外,央行鼓励消费者使用动态条码进行支付。

什么意思呢?

比如我们去菜场买菜,每个摊贩边上都会贴着自己的收款二维码,我们需要扫描该二维码进行支付。但是不一定每一个摊主都会定期对二维码进行维护和检查,所以不排除有一些不法分子将别的二维码伪装覆盖在原二维码上面。如果运气好,这只是换了一个人的收款码,运气不好,可能会是带有病毒的危险码,扫描者财产安全将受到威胁。

央行出手整治“扫码支付” 内心戏会是怎样?

所以央行一方面对于风险防范能力低的用户每天限额500元,另一方面鼓励使用动态条码支付。动态条码支付就是第一,可以引导收款方来扫我们的二维码,也就是“被扫”;第二就是摊主掏出自己的手机,点击收付款,这时候静态码就变动态码了。大家打开支付宝点击“收钱”,你就会发现每次点进去二维码都是不同的,这就是动态扫码了。

对于商家:

央行将对条码支付特约商户将实行实名制管理。特约商户要提交营业执照等证明文件,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有效身份证件等申请材料。条码支付特约商户将被纳入特约商户信息管理系统及黑名单管理机制,在黑名单上的商户将无法开通条码收款业务。对于一些特殊的小商小户,没有营业执照,经营规模也不大,央行好像没有做特别的限制,因为已经对消费者消费金额做了风险等级限制处理。

除了对商户用户做出了相应的规范,对于开展条码支付业务的银行和其他机构也都做出了相关要求,央行此举一方面对行业确实对于维护市场秩序和财产安全做了努力,但是另一方面央行在之前出台一年支付不能超过20万后,又限制静态扫码某风险等级不超过500元,确实给用户的手机支付业务带来了一定的不便。或许,除了维护市场秩序和财产安全,央行还有着另一场内心戏。

我们早知道,在手机支付业务上,阿里巴巴和腾讯斗得不可开交,今天支付宝有优惠,明天腾讯弄出来个满减,双方凭借雄厚的资本在这个市场砸下了不少的钱,当然,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乐见其成的。但是对于国家队却是打击颇重,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不仅ATM机数量大幅减少,银行也出现大量冗员。在业务和市场份额骤降的时候,传统银行也开始慌神了,于是被逼着去创新去跟上互联网金融的脚步,但是现在时机已经晚了,银联闪付出来,势头根本不能和支付宝、微信支付相提并论,而推出来的优惠,很多用户还不知道就已经结束。那么凭借什么来争呢?

央行出手整治“扫码支付” 内心戏会是怎样?

所以这个时候“老妈”又出手了。这次央行有关负责人说了句话,支付服务属于金融服务,与社会经济运行和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支付安全关乎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稳健经营关乎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便捷的使用方式、良好的用户体验是支付创新的生命力,但不能单纯追求无底线的创新;稳定、可持续的投入和运营是支付业务长远发展的保障,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的市场份额,采取“烧钱”“补贴”等不当竞争手段。

这是说谁显而易见了。就相当于山上有个金矿,谁先到达就可以获得更多。腾讯、阿里等为此投入财力、物力以期更快到达,拿到大的份额,而“国家队”不想花费那么高的成本却也想拿到大额,所以规则的制定者站出来说不许用其他手段。

虽然腾讯和阿里已经占得先机,如果央行不停的加大“监管”力度,为“亲儿子”制造机会,腾讯阿里的脚步必将受阻。但是,即便这样,消费者也不一定会买银联的帐,毕竟,他们又不太舍得付出,而这个“蛋糕”是靠大量的钱砸出来的。

精品话题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