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投网

消息面未明朗 期指大盘走势成迷

27日,股指期货IF1404合约低开于2146.8点,全天走势波动较大。早盘期指弱势徘徊,午后伴随银行、地产的拉升,一度快速翻红走高。

周四大盘走势颇具戏剧性,低开高走,尾盘再度出现一波杀跌,那么在消息面仍未明朗的背景下,短期大盘又将如何演绎呢?

本文导读:

【惊现一大重大变数 今日A股先抑后扬?】

【IPO申报窗口关闭 A股或迎利好】

IPO申报窗口再次关闭

IPO上市地可自选 沪弱深强格局或变

【权威声音:上市地变更或改变深强沪弱】

证监会:IPO上市地不与发行股数挂钩

上市地脱钩发行股数IPO企业自主选择

证监会:IPO发行规则或有变鼓励新三板上市

证监会:IPO企业上市地不再与股数挂钩沪深交易所将均衡发展

【A股影响】

中小盘股惨跌 筹码有所松动

蓝筹股股息率足以支撑2000点防线

【机构观点】

博众投资:市场筹码有所松动 短期大盘仍有一跌

国泰君安期货:期指宽幅震荡 空头形态有确立之势

瑞达期货:股指冲高回落 短期弱势依旧

IPO申报窗口再次关闭

周四下午,证监会发布微博就首发企业上市地选择和申报时间把握等问题做出问答,表示首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在沪深市场之间自主选择上市地,不与企业公开发行股数多少挂钩。同时,证监会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并进行股权、债权融资,或到海外发行上市。

针对证监会鼓励企业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并进行股权、债权融资,或到海外发行上市的问答,新浪微博上各方言论不一,其中“财富管理WeFind”发表微博表示,IPO申报窗口或将再次关闭,鉴于今年要研究注册制改革方案,修订《证券法》,有关股票发行的规则会发生变化。证监会建议拟申报企业把握申报时间,鼓励和建议上新三板和去海外发行上市。未来一年将消化存量,不会有新的申报,在审的通过难度将大幅上升。证券法修订后及注册制细则出局后,才会正常化。

IPO上市地可自选 沪弱深强格局或变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预期3月召开的IPO发审会并未如期而至,在首批48家企业完成发行上市后,新股市场已经安静了两个月。但是,昨日下午证监会官方微博的一条消息,仿佛石子入静湖,激起涟漪无数。

证监会表示,首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在沪深市场之间自主选择上市地,不与企业公开发行股数多少挂钩。同时,IPO审核将按照沪深交易所均衡的原则开展,由于新申报企业较多,在较长时间内难以轮到新申报企业。

“真是防不胜防。”一名私募人士对记者,自IPO重启以来基金投资的项目企业就为递交申报材料在努力及尝试。他表示,近期刚刚递交失败,目前看来短期内又不会申报成功了。

某券商高管表示,预计上海将来对股本的要求会降低,计划到深圳市场上市的企业以后可能很多会转到上海。

对于排队登陆创业板的企业能否重新选择到上海主板市场发行上市,业内人士表示,从证监会发布的信息来看还不明确。

沪弱深强格局或调整

随着新股发行重启,沪深股票市场的差距呈现拉大趋势。目前排队企业中,深交所更是占了大部分。截至3月20日,沪深两市排队上市企业共计685家,深交所企业占到75%以上。其中,主板在上证所排队企业共170家(包含4家中止审查),中小板排队企业283家,创业板排队企业232家。

为了改变上海市场的弱势地位,在刚刚闭幕的“两会”期间,上证所理事长桂敏杰还表示希望以大盘蓝筹股T+0和建立战略新兴产业板两大举措,使得上证所能够有所“突破”。

证监会对企业上市地选择的松绑,使得沪深市场当前的格局将有所改变。根据证监会要求,新申报企业和目前已排队企业,都可以自主选择上市地点,不再与企业公开发行股数多少挂钩。

对此,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嵩认为,由于主板市场与中小板市场上市条件一样,仅在公开发行股数上限制,即主板要求1亿股以上,中小板接受1亿股以下,所以根据证监会的这一自主选择上市地的规定,中小板企业可以到上海市场上市。

“对于只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没有达到三年盈利等财务要求的企业,可不可以申请到上海上市?”黄嵩称,这一问题从证监会昨日的消息中,还看不出答案。

对此,上述券商高管认为,创业板排队企业可以申请到上证所上市,但是还是需要达到财务门槛。

目前近700家企业排队,证监会承担较重的审核压力。由于当前沪深排队企业数量相差悬殊,按照“沪深交易所均衡”的原则进行审核,深交所500多家排队企业的审核需要较长时间,新申报企业需要更长的等待期。

上述券商高管表示,让企业自主选择上市地,并不能加快审核速度。他认为,无论沪市还是深市,上市门槛高低都不是问题,关键还是上市节奏是否会放开。

如果要改变上市地,拟发行企业需要重新确认上市地,并更新申报文件。不过,证监会并未透露更多操作细节。

可以参照的一个做法是2009年创业板建立,监管层对主板排队企业到创业板上市的流程规定。“已申请在主板(包括中小板)发行上市的公司,在符合创业板发行条件和创业板市场定位的前提下,可自主选择转申请到创业板发行上市,但应按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试行)》的有关规定,先撤回主板发行申请,在按照创业板的有关规定履行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程序、完善申请材料后,履行创业板发行申请材料的申报程序。”证监会同时提示,对转申请企业与新申请企业同等对待,没有受理和审核上的特殊安排。

不确定性增加

“新的IPO项目短期内也不用报了,未来工作量又要加大。”一名投行保荐人对记者称。

另有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判断新申报企业的IPO窗口再次关闭。至于何时重启,需要看存量消化的速度。

IPO重启以来,拟新申报企业和它们的保荐机构,一直处在与监管层“博弈”的状态,猜测监管层意图,以选择合适的申报时机。截至3月20日,证监会公布的排队企业信息中,依然没有新增加的排队企业。

昨日,证监会再次提醒,鉴于今年要研究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证券法》也已启动修订程序,有关股票发行的规则可能会有变化,对发行人信息披露要求会更严,发行人和保荐机构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会更多。

“为了减轻企业成本和负担,我们建议保荐机构协助发行人合理把握申报时间,以免因在审时间过长,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证监会在微博中称,目前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首发在审企业数量较多,在较长时间内难以轮到新申报企业。

证监会还表示,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即新三板)挂牌并进行股权、债权融资,或到海外发行上市。

新三板扩容以来,伴随做市商制度等良好预期,挂牌公司家数及融资额都有所增长,但是绝对值依然较小。

根据证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月19日,新三板挂牌公司总计642家,总股本和总市值分别为219亿股和1250亿元。从股本规模看,挂牌公司股本平均数为3419.78万股。从融资情况看,2013年融资总额10.02亿元,2014年以来完成融资4.51亿元。

证监会:IPO上市地不与发行股数挂钩

中国证监会昨日表示,首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在沪深市场之间自主选择上市地,不与企业公开发行股数多少挂钩。同时,为了减轻企业成本和负担,建议保荐机构协助发行人合理把握申报时间,以免因在审时间过长,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企业可自主选择沪深市场上市,审核部门将按沪深交易所均衡的原则开展首发审核

首发在审企业数量较多,证监会鼓励企业到新三板挂牌或到海外发行上市

中国证监会昨日表示,首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在沪深市场之间自主选择上市地,不与企业公开发行股数多少挂钩。同时,为了减轻企业成本和负担,建议保荐机构协助发行人合理把握申报时间,以免因在审时间过长,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对于目前首发企业上市地选择要求的问题,证监会指出,首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在沪深市场之间自主选择上市地,不与企业公开发行股数多少挂钩。中国证监会审核部门将按照沪深交易所均衡的原则开展首发审核工作。企业应当在预先披露材料时确定上市地,并在招股书等申报文件中披露。此前已申报的企业可本着自愿原则,重新确认上市地并更新申报文件。

与此同时,证监会指出,目前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首发在审企业数量较多,在较长时间内难以轮到新申报企业。鉴于今年要研究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证券法》也已启动修订程序,有关股票发行的规则可能会有变化,对发行人信息披露要求会更严,发行人和保荐机构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会更多。为了减轻企业成本和负担,证监会建议保荐机构协助发行人合理把握申报时间,以免因在审时间过长,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同时,证监会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并进行股权、债权融资,或到海外发行上市。

业内人士认为,首发企业可以自主选择沪深两市上市地,不与发行股本挂钩,这是资本市场深化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更加尊重市场、淡化行政干预的重要表现之一,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沪深市场均衡发展和督促发行人、中介机构等市场主体归位尽责,为资本市场市场化、法治化改革创造良好的市场机制和环境。

上市地脱钩发行股数IPO企业自主选择

3月27日下午,证监会发布的一则发行监管问答,指出“首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在沪深市场之间自主选择上市地,不与企业公开发行股数多少挂钩。”

多年来对于IPO企业上市选择地的行政管制,宣告终结,自此进入自主选择“6”还是“0”开头的时代。

“这是尊重市场、淡化行政干预的重要表现。沪深两市的分工与定位,很大程度上应取决于沪深两市的自我特色及差异化经营,而不应该由行政手段被动划定各自的势力范围。这样做,有利于市场均衡及投资者细分。”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指出。

此外,证监会的发行监管问答还针对眼下排队企业较多、过渡发行注册制等因素,对企业把握申报时间做出了表态,指出“为了减轻企业成本和负担,建议保荐机构协助发行人合理把握申报时间,以免因在审时间过长,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行政化区隔催生监管套利

此前,行政手段对上市选择地是关键因素,这种硬性划分也在走向逐步欢迎适度竞争的趋势。

我国证券市场设立初期,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平均配置上市资源,当时的沪深两市同质化倾向明显。2000年后,深交所重点发展中小板和创业板,逐步形成沪深两市多个板块差异化格局。

此时,仍使用股份数量的划分标准区分上市地,最初是以5000万股为划分(5000万股以下到深交所上市)。但由于2001年到2003年的政策制度安排,深交所连续三年IPO融资断炊,从2004年开始将5000万股上升至1亿股。

1亿股的划分线持续到2010年11月,为协调上市资源的均衡发展,一个内部指导的共有区间便出现:IPO融资股本在1亿股以上的,原则上在上交所上市;5000万股以下的,原则上在深交所中小板、创业板上市,而融资股本在5000万-8000万股的拟上市公司,则由相关公司自主选择。但金融类上市公司则按4亿股为“分水岭”。

以发行股份数量为标准的手段,一直出现在以往的资源均衡配置过程中,不断调节沪深交易所的均衡发展。但无论如何调节使用,本质上仍是行政管制手段,也带来了相应的影响。

如不同板块之间的估值情况带来的监管套利安排,在投行内部一度有一种操作手段,将本来较大市值的拟上市企业,通过压缩股份改变上市地选择,从而获取更高估值。

交易所适度竞争空间打开

2014年3月27日,因行政性区隔造成的不对称监管,终于随着证监会发文得到化解。

证监会指出,审核部门将按照沪深交易所均衡的原则开展首发审核工作。企业应当在预先披露材料时确定上市地,并在招股书等申报文件中披露。本问答发布前已申报的企业可本着自愿原则,重新确认上市地并更新申报文件。

但这仅是开始,行政化区隔消解后,适度竞争的空间就打开,留给各个板块的是要明确服务定位。

“沪深证交所必须清晰地界定各自不同的上市标准,并以此作为市场区分的标志,引导IPO企业各就各位、合理地选择上市地,有利于投资者群体的进一步细分。”董登新指出。

其实吸引拟上市企业选择的不仅是市盈率,还有相关板块的服务质量。

随着大型、超大型国企改制上市高潮的终结,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爆发,及蓝筹股的交易活跃程度降低,上交所明显感到压力,开始调整自身的服务和定位特色。如从2010年开始,上交所已像深交所般在全国各中心城市派出代表,与当地政府的金融办、监管部门密切合作,着力培育开发融资股本规模在5000万股以上的IPO公司资源。

发力效果也是明显的,根据记者从接近交易所获得的数据显示,此前申报的5000万-8000万股开放竞争区间中,选择申报上交所的企业占90%。

经过2013年的创业板热潮后,上交所的压力或许更大。有消息指出,3月27日上午召开的会议中,上交所明确表示要和深交所一起走市场化路线。

接下来,各个板块的优化还在继续,除了服务方式之外,如刚征求意见的创业板准入门槛优化与再融资制度,还有蓝筹股的交易机制改善等,都从制度层面在提高吸引力。

当选择权交回市场之后,适度竞争将给参与各方带来更大获益。

监管层首度回应“排队长”

取消上市选择地的行政区隔之外,证监会首度对IPO“排队长”问题做出建议。

在证监会看来,目前的审核节奏面临两个影响因素,一是在审企业数量较多,在较长时间内难以轮到新申报企业。

二是鉴于今年要研究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证券法》已启动修订程序,有关股票发行的规则可能变化,对发行人信息披露要求会更严,发行人和保荐机构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会更多。

这两个因素的叠加之下,将给拟申报企业带来排队时间较长和变动因素较多的影响。

因此建议“合理把握申报时间”,并“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并进行股权、债权融资,或到海外发行上市”。

这实际上是监管层首次对市场敏感的排队时间作出回应,并坦承其存在影响因素。

对于拟申报企业来说,这或许不是一个“好消息”,但至少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让其更清晰的作出安排。

“至少预期明确了。我正准备跟企业商量申报事宜,要考虑规则变动的影响,是否推迟申报。”一位南方券商的项目协办人指出。

证监会:IPO发行规则或有变鼓励新三板上市

证监会27日就首发企业上市地选择和申报时间把握等问题作出回应。证监会表示,首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在沪深市场之间自主选择上市地,不与企业公开发行股数多少挂钩。中国证监会审核部门将按照沪深交易所均衡的原则开展首发审核工作。企业应当在预先披露材料时确定上市地,并在招股书等申报文件中披露。问答发布前已申报的企业可本着自愿原则,重新确认上市地并更新申报文件。

证监会指出,目前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首发在审企业数量较多,在较长时间内难以轮到新申报企业。鉴于今年要研究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证券法》也已启动修订程序,有关股票发行的规则可能会有变化,对发行人信息披露要求会更严,发行人和保荐机构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会更多。

因此,为了减轻企业成本和负担,证监会建议保荐机构协助发行人合理把握申报时间,以免因在审时间过长,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同时,证监会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并进行股权、债权融资,或到海外发行上市。

证监会:IPO企业上市地不再与股数挂钩沪深交易所将均衡发展

中国证监会27日发布消息称,首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在沪深市场之间自主选择上市地,不与企业公开发行股数多少挂钩。

证监会表示,证监会审核部门将按照沪深交易所均衡的原则开展首发审核工作。企业应当在预先披露材料时确定上市地,并在招股书等申报文件中披露。此项规则发布前已申报的企业可本着自愿原则,重新确认上市地并更新申报文件。

据介绍,目前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首发在审企业数量较多,在较长时间内难以轮到新申报企业。而今年要研究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证券法也已启动修订程序,有关股票发行的规则可能会变化,对发行人信息披露要求会更严,发行人和保荐机构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会更多。

为此,证监会建议,为了减轻企业成本和负担,保荐机构应协助发行人合理把握申报时间,以免因在审时间过长,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同时,证监会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并进行股权、债权融资,或到海外发行上市。

中小盘股惨跌 筹码有所松动

本周四A股下跌,截至收盘,上证综指跌0.83%至2046.59点,深证综指跌1.98%至1067.32点。权重股相对抗跌而小市值个股惨跌,创业板及中小板指跌幅均在3%以上。几乎所有分类股指放量下跌,暗示市场筹码有所松动。

人民币对A股影响暂有限,昨询价系统的人民币由周三的6.2094贬至6.2130。人民币前一关键位置在6.2358,只要不跌破这个位置,就不会引发太多关注。

沪市跌幅相对有限,这与银行股午后数波拉升有关。银行股的拉升反而使得小市值个股抛压进一步沉重,所以最终中小板及创业板的跌幅被额外放大。

近期出台的包括优先股等在内的消息,使得银行等大盘股相对抗跌,这不利于小市值个股,因大盘存量资金是有限的,满足了大市值个股就不能满足其余板块个股。

昨次新股板块成为重灾区,在四十几家次新股中,上涨家数竟然为零,跌幅在5%以上者不计其数,如此凄惨局面可说是前所未有。大型指标股的相对强势同样也会利空次新股,但除此之外,创业板融资要求略有放松,对新股板块利空显然更大一些。

昨央行再度进行了520亿元正回购操作,相对温和。月末、季末资金面紧张可能也是股指杀跌动能来源之一,但这可能不是主要压力。目前Shibor利率虽然已持续上升了一段,但绝对值仍不算太高,也远不及1月底时高度,所以资金方面压力应很难对股指构成太大打击。

笔者相信,目前打击股指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实质性利好支撑,而扩容等方面的利空却显得比较实在。近期出台的一些消息多数被归类于利好政策,但若仔细分析,这些“利好”可能均不算太扎实。拿优先股政策及地产股再融资政策来说,在消息最早公布时,对大盘的影响大多正面,但上涨的逻辑未免都有些牵强。

股票市场的利好虽然可以很复杂,但最终得归结于简单两点:要么能导致人们愿意持股而不愿意持币,要么能带来增量资金。前者属于信心范畴,后者属于实力范畴,两者缺一不可。从最近所出的各类“利好”消息看,着眼点多数落在“恢复市场融资功能”上,这与引入资金无关,也不能提高人们的购股兴趣。

虽然大盘整体走势不佳,但短线似乎仍可一看,因从期指盘后持仓报告看,昨似乎出现了空头离场且多头加仓迹象,典型的如国泰君安席位。期指主力如此操作可能会有些道理,因周末消息容易多发,而一般在熊市阶段,管理层通常会以护盘为主。

不过虽然如此,投资者也不能将可能性等同于事实,所以操作上顶多是不再继续杀跌,却不宜大量加仓。谨慎的投资者不如一直轻仓观望,等待新股恢复发行时再说。

蓝筹股股息率足以支撑2000点防线

《华尔街之狼》改编自华尔街传奇投行经纪人贝尔福特的自传,影片上映伊始,就引起全球资本界的哗然,因为影片真实再现了华尔街投行西装革履背后放浪形骸的一面,虽然其中有着艺术加工的成分,并不代表华尔街投行的全部,但很多人仍然认为影片真实刻画了2008年之前的华尔街的另一面。因为在影片中很多令人耳熟能详的华尔街大投行,现在确实仅剩下高盛等寥寥数家,其余都烟消云散了。

为何提及"华尔街之狼"是否来临这个话题呢?因为影片描述的这段华尔街历史对于A股市场具有借鉴意义。1982年至1987年曾经是美股的黄金岁月,但是贝尔福特入行却是在1987年大股灾前夕,结果第一个雇主源自古根海姆家族的罗斯柴尔德公司破产了,导致贝尔福特被迫创业,而就是在1987年之后连续6年左右时间,华尔街的投资专家们开始异口同声持续预测股市将要崩溃。

根据彼得林奇自1988年开始参加巴伦投资圆桌会议的记载:1988年预测美股还仅仅是"1982年至1987年的美股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1989年遇上股市反弹大家心情略微愉悦;1990年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开始逐渐升级"人们会主动将话题从股票市场挪开";1991年投资者的情绪开始从悲观递增到反感,人们会主动告诉你"看空股市的原因有哪几点";最后到了1992年初,投资者开始远离股市"忧虑和恐惧让股市阴云密布",如今来中国市场淘金的"大嘴"罗杰斯就是在1992年离开了美股市场,开启了他摩托车环游世界的另类投资生涯,而美股大牛市恰恰是在罗杰斯们离开之后拔地而起的。

我们来看一下A股市场的表现,2003年国内市场虽然低迷,但是巴菲特已经开始抄底中石油H股,随后2005年A股牛市开始启动,至2007年大牛市偃旗息鼓,随后至今差不多也是6年以上的熊市走势,如今也是"忧虑和恐惧让股市阴云密布"。更令人难以释怀的是,境内外多数专业机构居然在A股破位2000点之际,异口同声发出"看空A股"的论调。事实上,A股2000点已经反映出了经济超预期的悲观情绪,难道非要以"看空A股"来做实"中国经济崩溃论",显然这是类似"华尔街之狼"的谬论。在境内外投行纷纷"看空A股"的同时,数据却显示,QFII正在悄悄增持A股,而且倾向于蓝筹股。

因此在目前A股熊市末期,沪指2000点绝不可能是马其诺防线,而是扎扎实实的斯大林格勒防线,原因是蓝筹股的股息率足以支撑这道坚固的防线,投资者切忌被"华尔街之狼"的谬论所迷惑

博众投资:市场筹码有所松动 短期大盘仍有一跌

周四股指呈现出宽幅震荡的走势。早盘股指低开后震荡下行,午后在地产及银行板块的带动下大幅反弹。然由于创业板的持续走弱及市场跟风盘不足,股指再度向上,全线吞噬当日涨幅。市场巨幅波动体现出了市场的纠结心态。首先,经济数据均显示经济下滑的态势;其次,超日债的利空影响还未平息,江苏省一家地方银行出现挤兑事件,市场对于违约问题的担忧再度升温。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地产、银行即使护盘,但并不坚决。再者,创业板已出现头部迹象,近日跌时放量,涨时缩量的态势明显。表明场内资金正逢高派发筹码,资金追涨意愿淡薄。市场上种种利空纷纷而至。从技术来看,指数跌破5日、30日、60日均线及3月10日跳空缺口。指烽重心明显下移,且成交量明显放大,表明市场筹码有所松动。我们认为,短期市场还有一跌,2020点是第一支撑位。但物及必返,近期央行不断出台政策以振经济。如推动国企改革、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房地产融资开闸等,此外,市场普遍预期,不排除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所以我们认为,后期出台利好政策对冲的概率极大。同时银行、地产品种的低估值也封锁了股指的下跌空间。

板块方面,多元金融领涨,上海自贸区细则将落地,将推自由贸易账户。多元金融大部分成分股均是上海本地股受此消息提振而走强。银行、房地产表现稳健,对股指支撑作用明显。受益于京津冀规划,河北板块一度强势后收窄涨幅出现分化。而互联网、在线教育、信息安全、电信运营跌幅居前;电子支付、网络游戏、智能家居、触摸屏等前期活跃品种表现沉寂。

整体上,沪指早盘震荡走低,午后在银行及地产权重带动下一度翻红而后在创业板集体跳水带动下收中阴线,关注权重股动向,谨慎追高。

国泰君安期货:期指宽幅震荡 空头形态有确立之势

27日,股指期货IF1404合约低开于2146.8点,全天走势波动较大。早盘期指弱势徘徊,午后伴随银行、地产的拉升,一度快速翻红走高。不过受限于蓝筹股涨势的持续性,期指尾盘逐级回落,截至收盘报2134.8点,跌幅0.79%。前两个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滑,基本面缺乏利好因素支撑。在央行持续正回购操作下,临近季末资金价格有所回升,流动性有趋紧迹象。近期不利因素有所增多,期指反弹动能减弱。

27日,国债期货TF1406合约低开于92.566元,全天延续近期调整格局,收盘报92.536元,下跌0.04%。央行持续回收流动性,市场对央行货币政策及未来流动性看法偏谨慎,打压期债价格。从技术上看,TF1406合约目前跌破60日均线,空头形态有确立之势。

上市交易沪深300股指期权仿真合约共90个,期权合约总成交量为595375手,权利金总成交金额983946.93万元,期权合约总持仓量为256033手,成交量看跌/看涨比(Put/Call Ratio)为0.4388。

瑞达期货:股指冲高回落 短期弱势依旧

周四沪深300指数呈现冲高回落的态势,最终收报于2155.71点,跌幅0.71%。期指四大合约全线收跌,成交量959511手,较前一交易日有所放量,主力合约IF1404收报于2134.8点,下跌17.0点,跌幅0.79%。

消息面上,国务院重提加快投资、监管层释放股市改革利好,相关题材板块仍受到市场热炒;4月份IPO可能重新启动,同时,转板制度以及创业板再融资预期会放开,加上实际的盈利被证伪,因此创业板目前的高估值难以维系,周四创业板指大跌3.50%;深圳市国资委正在酝酿出台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相关文件,周四深圳国资整合概念股表现活跃;央行周四进行200亿元28天期,以及320亿元14天期正回购操作,本周净回笼逾900亿元,伴随季末的临近,当前银行间流动性开始有所收紧。

技术上看,股指收出一根放量的小阴线,全天冲高回落,盘中触探20日均线支撑,收盘失守5日均线支撑,短期市场仍然弱势。

综合来看,各地国资改革动作频频,资本市场也不断传出国企改革的声音,市场改革利好政策预期不断,但上市746家公司存货高达1.96万亿元,成吞噬利润黑洞,去库存化长路漫漫。在消息面多空交织的氛围下,目前股指仍将维持区间震荡的概率较大。

短期可能进入3浪3主跌段 耐心等待创业板见底

周四大盘出现跳水走势,早盘两市低开,开市后创业板即快速杀跌下行,上证指数也跟随调整,前市两市跌幅较大,午后金融、地产突然启动,上证指数一度翻红,但尾盘两市再度杀跌,当日创业板收实体长阴线,上证指数是一根带上影线的中阴线,两市量能略有放大。

昨日本栏提到短期创业板的反弹空间有限,之后还将再度下行,本栏预期的再度调整时间是在下周,而结果周四就直接杀跌跳水了,收盘创业板已跌破20周均线,短期即将考验半年线的支撑,预计半年线的支撑力度有限,这里创业板可能要进入主跌段了。如图,按图中的结构划分,这里创业板将进入3浪3主跌段,具有相当的下跌力度和空间。周四盘中金融、地产一度急涨,对此本栏认为是一种诱多,当普通投资者看到上证指数快速翻红上攻的时候,往往会有进场的冲动,尤其是当手中个股近期持续下跌,跌幅巨大时,更是会去补仓,结果是越套越多。这种诱多的杀伤立很大,而且往往指数没怎么跌,个股跌得很惨,而且之后指数更难以出现反弹。预计后一阶段创业板仍将是杀跌的重灾区,操作上建议投资者保持观望,控制风险。在一个月前本栏已多次指出这次创业板是见大顶了,调整时间会很长,目前离见底仍然还早。

金融、地产、京津冀概念逆市走强,创业板、题材股则跌幅巨大,目前阶段只有耐心等待创业板见底,权重股的逆市表现并无多大操作价值。后市周期股仍将抗跌,但要做反弹应是等创业板见底的时候买题材股,那时才有较好的操作机会。钱坤投资

创业板阶段破位 短期风险加大

作为前期震荡平台的下沿,创业板指数1380点被市场视为重要技术支撑位。本周四指数跌破该支撑位,股价走势形成破位格局。与此同时,创业板的下跌也带动主板市场出现明显调整,成长股退潮引发一定悲观情绪。短期来看,在权重股做多支撑下,主板大盘下跌空间或许有限,但场内8类个股风险较大,不赔指数赔个股的情况可能出现。有鉴于此,分析人士建议投资者继续采取防御策略,保持较低的仓位水平,并将持仓品种向医药等必须消费行业靠拢。

相关推荐

预计期指市场上行仍将面临较强压力
国际衍生品分析师认为,尽管美国金融股财报好于预期,但市场内情绪波动以及获利了结所带来的压力仍然较大,且经济增速放缓、贸易战、中东局势、特朗普律师受到调查加之企业财报都将对投资者信心形成一定的抑制,预计市场上行仍将面临较强压力。
交割临近 期指持仓出现显著回落
上周市场呈现先扬后抑走势,周初沪深两市承接此前反弹之势,继续上扬,但上周四开始指数明显走弱,上证综指持续下探,周涨幅明显收窄,最终收报3159点。期指三个品种上周走势一致,均呈现小幅上扬的态势,截至上周五,IF、IH及IC主力合约分别上涨0.53%、0.67%及0.36%。
近期空方有所抬头 期指或易下难上
国际衍生品分析师认为,尽管标普500净多持仓继续上升,但多头增仓力度有所减弱,而纳指及道指净多单双双回落,近期空方有所抬头,期指或易下难上。
外围美股回稳 将有利期指再向上寻顶
期指本月波幅只有5.23%,未满足月波幅均值要求,如地缘政治风险减退,外围美股回稳,将有利期指再向上寻顶。
期指未能延续周二的上涨的势头 冲高回落
国际衍生品分析师认为,期指未能延续周二的上涨的势头,冲高回落,内忧外患的局势继续抑制着投资者的情绪。上方半年的压力短期内在无明显利多因素的刺激下,或难以突破。

期货开户预约

品种 最新价 涨跌额 涨跌幅
螺纹钢 -- -- --
线材 -- -- --
沪铜 -- -- --
沪铝 -- -- --
橡胶 -- -- --
燃料油 -- -- --
沪锌 -- -- --
沪铅 -- -- --
品种 最新价 涨跌额 涨跌幅
豆粕 -- -- --
豆二 -- -- --
豆一 -- -- --
玉米 -- -- --
豆油 -- -- --
塑料 -- -- --
棕榈油 -- -- --
PVC -- -- --
品种 最新价 涨跌额 涨跌幅
强麦 -- -- --
棉花 -- -- --
白糖 -- -- --
PTA -- -- --
菜籽油 -- -- --
早籼稻 -- -- --
甲醇 -- -- --
玻璃 -- -- --
品种 最新价 涨跌额 涨跌幅
美豆粕 -- -- --
美豆油 -- -- --
美黄豆 -- -- --
美燃油 -- -- --
美原油 -- -- --
美黄金 -- -- --
LME锌 -- -- --
LME锡 -- -- --
LME铜 -- -- --
LME铅 -- -- --
--
--
--

  CUM

-- -- --
--
--
--

  

-- -- --
螺纹钢
--
--
--

螺纹钢  

-- -- --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第三方投稿,投稿人在金投网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金投网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tousu@cngold.org。

期货频道FUTURES.CNGOLD.ORG

下载金投网